2018年2月14日,赠客滇南人文之旅冬令营正式开启。
D1,赠客一行迎着冬日和煦的阳光,从昆明长水机场直奔滇南红河州的石屏县而去。从昆明南行,一路下坡,我们从海拔两千米下到了一千米,气温也从23度升到了29度。公路两边到处是金灿灿盛开的油菜花。临近黄昏时我们到达了石屏县,驾车穿过窄窄的城门洞,我们入住了石屏古城里一家典雅的宾馆。宾馆中庭天井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每一单元的入口又都有一个小花园,别具一格。晚饭后,美妈们嚷嚷着要去逛街,买体恤衫和草帽,以备战明日的骄阳。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在这个边陲小城,一切显得详和而安宁。
D2,今天是年三十,宾馆早餐只有过桥米线,那杂酱料随便加,里面还参杂有当地的咸菜,味道鲜美。宾馆旁边就是旧时的县政府,两座石狮伫立两旁,仿佛在低声咆哮:升堂……。沿着光滑的石板路向前走数十米,在十字街的尽头,便是石屏的文庙了。在滇南的很多县都有古时遗留下来的孔庙,可见此地的尊师重教之风古已有之。想当年,石屏的仕子们就是从这里踏上了学习儒学的“义路”。石屏文庙与建水文庙比,占地要小很多,但同样历史悠久,起源于元代,大成殿、先师殿样样不少,特别是那“灵星门”的重重斗檐,虽不如建水文庙的“洙泗渊源”牌坊雄壮巍峩,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是因为年三十的缘故,文庙里游人稀少,也看不到工作人员,只有三三两两当地的老人在朝阳里下棋、喝早茶。孩子们尽情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在古老建筑斑驳的阴影下自由地徜徉。
出得文庙,我们沿着旁边一条幽长的小巷踯躅前行,穿过那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建筑,来到一个院落前,门口一棵硕大的红春树赫然写着一块牌匾——石屏书院,这里也是石屏的博物馆。红春树上俨然绽放着满树的春芽,那暗红色的新芽让我不禁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光景,那也是一个春天,我与友人下踏在重庆龚滩古镇悬崖边的一个吊脚楼客栈,在崖边长着一棵同样高大的红春树。我们在树下泡一壶盖碗茶,躺在竹椅上,慢慢地品尝一盘春芽炒蛋,看崖下奔腾而过的乌江水,那里正是龚滩最著名的滩,不时有勇敢的船夫驾一叶竹筏冲滩,箭一般地从惊涛骇浪中飞过。那白色翻滚的浪花在碧绿的江水中煞是耀眼,我们就这样在轰隆隆的涛声中,静静地待到夕阳西下。如今,因为修了乌江电站,那棵红春树连同有1700年历史的龚滩古镇,都早已淹没在了60米深的水下。龚滩的乌江水也变得水平如镜,像一匹被驯服的青马,再也听不到那轰鸣的涛声。一同淹没的,还有我们那如野马奔腾的青葱岁月。
石屏书院是旧时石屏的最高学府,穿过“龙门”牌坊,是一排明净的讲堂,“盛日兴学”的木匾悬挂正中。偏屋是旧时学子进行考试的地方,分成了一个个的格子间,旁边是师生讨论、对弈的腊像,很是逼真。同行的悠悠小妹妹和可可小弟弟迫不急待地钻进格子间,拿起毛笔体验了一把旧时考试的滋味。
下午,我们来到离石屏县城几公里远的异龙湖湿地公园。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方圆39平方公里,风景优美,野生鸟类资源丰富。我们泛舟在蓝天下的异龙湖,一群群的西伯利亚红嘴鸥逐船嬉戏,孩子们将鸟食抛向空中和湖面,引来红嘴鸥上下翻飞,不亦乐乎。孩子们的欢笑声和呀呀的鸟鸣声混在一起,在湖面随风荡漾,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春之声交响曲。
晚上,热情的彝族船老大老王放弃与家人团聚,专门为我们一行做了异龙湖美味的野生鱼火锅。席间老王更是唱起了当地彝族的“海菜腔”来助兴。原来他也是“海菜腔”的传承人之一。他那高亢的歌声,带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震憾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晚饭后,大家支起了一顶顶五颜六色的帐篷,准备在湖边守岁、露营。孩子们则玩起了射箭运动。那传统的雕花弓和箭靶都是我们从重庆专程带去的。
夜幕降临,彝族朋友为我们点起了一堆旺盛的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互道祝福。此刻,附近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老王邀请我们到一公里外他家作客,我暗自思量,我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来到老王家,才知道担心是多余的,它家放在重庆就是一个大独栋别墅啊。环顾四周,村里几乎家家都是这种独门独院的小楼。
回到营地,夜已深了,老王专门派的人已为我们把烧烤架燃起来,佐料备好,只等我们上阵了。同行的美妈当仁不让,烤鸡腿的、烤土豆的各显神通,而爸爸们则和孩子一起忙着放飞孔明灯。不一会,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一个个桔红的孔明灯,带着美好的祝福,飞上了满天星辉的夜空,被风迅速地吹向异龙湖中央,越飞越高,直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消失在夜幕里。一个小男孩怯怯地问父亲:“我写在灯笼上的愿望会不会实现喔?”父亲说:“一定会的,你的愿望老天爷已经收到了”。
相信我们随行的每一个人将永远会记住2018年的春晚,在滇南异龙湖畔渡过的这个美好而独特的除夕之夜。
D3,初一清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第一个钻出帐篷,便被远方的景色惊艳了。只见东方的天际线泛出一点点亮光,旋即变成一条瑰丽的朝霞,如长虹卧波,水天一色。霞光将远处山峦伟岸的身影倒映在如镜的湖面,构成了一幅印像派大师的油画。万赖俱寂之时,我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很怕打扰了这静谧的天堂。
收拾好行理,我们驾车环湖而行,来到5公里外的来鹤亭湿地。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刚才还空灵透明的异龙湖刹时腾起一层薄薄的晨雾,将红花绿树笼罩在晓烟之中,远处的来鹤亭若隐若现,恍若仙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来鹤亭山下庙门外此时已插满了大年初一的高香,那缕缕的香烟,扶摇直上湛蓝的天空。而山上却空无一人,想必是早已拜完神仙回家补瞌睡了吧。
爬上小山顶,便可俯瞰整个湿地。我想亭子里那个骑鹤的吕洞滨还真会享福,每天都可以守着这美景看,好生快活。这时一阵清风吹来,来鹤亭四角古老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铛声,远处几只鸟儿掠过湖面,飞向远方,消失在雾蔼中。此情此景只应天上有,何似在人间。
中午,别过石屏,我们驾车来到50公里外的历史名城建水。建水古称临安,始建于唐代,相较于丽江和大理古城的商业气息,这里有的只是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明清时期便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称号。北回归线横贯建水境内,让这里四季如春,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明代设临安府,江南大规模移民建水,给这里带来了璀灿的中原汉文化,使建水的发展达到高峰。“金临安,银大理”、“大临安,小昆明”的歌谣曾回荡在云岭滇水之间。明天顺《滇志》载:“临安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衣冠礼度与中州埒,号诗书郡。”
在宾馆稍事休息,我们来到迎晖路上的建水小火车站游玩。这个小火车“临安站”是一栋法式建筑,基本保持了百年前的风貌。建水附近的个旧等地矿产丰富,商业发达,百年前修建的米轨小火车,直通法国殖民地越南,至今有13公里仍在运行。春日的艳阳里,我斜倚在小火车的全木车厢上,看着这法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台,看着穿花格子旗袍的美妈,领着一群身着民国学生装,提着藤编行礼箱的孩子,欢快地走过站台的背影,仿佛时光又倒流回八十年前的民国了,想必当时一批一批的学子就是从这里走向了世界,这个小小的站台又演绎了多少生离死别啊。
小火车慢吞吞地穿过滇南初春的旷野,首先到达了双龙桥站。双龙桥又名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来到此地,也对双龙桥赞叹有加。黄昏的双龙桥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候,夕阳的余辉给双龙桥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金色的石桥与湛蓝的天空倒影在平静的水中,美不胜收。
小火车第二站是乡会桥站,这是一座中法结合的老建筑,中间的主体是法式尖顶建筑,两侧厢房是中式穿枓结构,那班驳的墙壁说明了年代的久远。赠客冬令营穿民国学生装的孩子们在这里成了一个个小明星,而众多游客都成了追星族,各种长枪短炮对准他们狂拍。我们邻座的广东游客高兴地说,“小妹妹,我终于拍到你了!”
小火车的终点站是团山村。团山民居是至今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2005年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被誉为“未经触动的百年古村落”,是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大家在“将军第”、“司马第”、“皇恩府”流连忘返,被那精美的雕梁画栋所吸引。夕阳的余晖照在张家大院古老的照壁上,使那“忍”字开头的家训特别耀眼。
回到建水古城火车站时,夜幕已降临。我们在站台上一家1928餐厅就餐。老板娘姓阮,父辈是越南来建水的移民。在这里,我尝到了地道的越南小卷粉和建水独有的炒丫。
D4,初二一早,赶在众多游人还未到达时,我们如约来到了建水文庙,参加文庙专门为赠客一行安排的新春开笔礼。建水文庙(孔庙)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达到7.6万平方米,在全国大型文庙中规模名列第二,仅次于山东曲埠文庙。建筑木雕精美,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庙宇周围古柏森森,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我们穿上华丽的汉服,在司仪和洞经乐队的带领下,从“洙泗渊源”牌坊,排成整齐的队列,全体保持覆手礼,通过“礼门“、“义路”、“杏坛”,步入到大成殿,最后到达先师殿。这时《崇圣礼乐》庄重的乐曲声响起,在空旷的殿堂绕梁回荡。孩子们站在第一排,家长们站在第二排,满怀崇敬之心,给先师孔子像行三拜礼。先师殿有历代八位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等牌匾、石刻等众多文物。传说先师殿的一根龙柱石雕,当年便耗时7年。石工每日的报酬不菲,其工钱是以雕下来的石料等重换算成银两的。
从先师殿出来,我们一行在游客的夹道围观下,来到宽阔的泮池旁,走过了状元桥,来到了“钓鳌亭”,寓意随行的学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在将来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独占鳌头。着我汉家衣裳的庄严仪式,带领我们穿越回到数百年前的大明王朝,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他们对华夏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体验,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未来的道路,他们终会理解: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接着,赠客冬令营一行来到大成殿旁边的长廊参加“新春开字,福送万家活动”。建水文庙早已为我们搭好了长台,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和纸灯笼。大人小孩一起上阵,写“福”字的、写春联的、画灯笼的,个个专心致志,把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化作笔下的文字和图画。
下午,我们来到全国现存最大的明清时期的科举考场----学政考棚,参加了一场模拟科举考试。建水自古学风淳厚,深受儒学熏陶浸润,古时云南上榜举子半数皆出于临安府,故临安又别称“临半榜”。赠客一行这次全部戴上长辫子,穿越到了大清朝。我们先是在大门外列队等候云南提督学政大人的到来。一阵锣鼓声传来,学政大人在威严的仪杖开道下,乘轿到达。我们一众学子见过学政大人后,他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勉励大家好好考试。然后,考官对应试学子逐一进行搜身。我们举起双手,接受检查,形同机场安检。古时的科举考试之严格,与现代的高考比,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寒门子弟,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便如鱼跃龙门,仕途通达。
我们的考题是人文历史方面的选择题,我很快答完,高中魁首,学政大人亲自为我戴上红花,颁发证书。同行的可可小朋友也获得了学政大人的嘉奖。考完后,我们还观看了古典舞蹈《魁星舞》和《诗经?鹿鸣舞》的精彩表演。通过实景模拟考试,我们体会到了古时文人入仕的艰辛和喜悦。
下午在学政考棚孩子们还体验了一把建水的陶艺,每人亲手在拉坯机上制作了一件紫陶工艺品。建水紫陶是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工艺品,源自宋末年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傍晚时分,我们一行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朝阳楼。上风和悠悠小朋友在朝阳楼上撞响了祈福铜钟,低沉的钟声乘着晚霞,传遍了古城东门。红墙琉璃瓦的朝阳楼,是建水的标志性建筑,气势巍峨,建于明洪武年间,比北京的天安门还早建了48年。坊间传说天安门是仿朝阳楼而建。朝阳楼风吹雨打六百余年,经历了多次战乱的劫难,大地震的考验,至今完好如初。朝阳楼正面悬挂的“雄镇东南”巨匾,为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结构笔力冠绝于世。
建水的美,不仅美在风光,更美在建筑。保存完好的明清的牌楼、院子俯拾皆是。那厚厚的城墙根,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那斑驳的光影折射的是千年古城的历史血脉,徜徉其中,我也仿佛成了明清时的文人雅士。
建水的美,不仅美在建筑,更美在人文。汉夷文化水乳交融,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犹以儒家文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D5,大年初三一早,我们来到了有西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参观。虽然才8点多钟,但排队参观的人流已经从翰林街排到了临安路。朱家花园有214间房屋,42个天井,一个个精美的雕梁画栋和谜宫一般的层层四合院见证了朱家的沉浮、历史的兴衰,记载着祖先的训诂和诗文雅句,尘封着百年的记忆。朱家花园建于清末年间,解放后因此地为部队野战医院驻地,建筑得以完好保存。春节期间,朱家花园正在举办迎春花展,赠客冬令营一行随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中庭,只见水仙、郁金香等各种花卉争奇斗妍。去年朱家花园的后花园修葺一新,各种奇花异石陈列其间,精致大气,有皇家园林风范。花园中央是一爿水池,水边开满了白色的马蹄莲。水雾开处一座假山高高矗立,假山上有一座八角亭,一泓飞瀑从假山上奔腾而下,在水面腾起阵阵水雾,恍若仙境。花园两侧是长长的风雨廊桥,廊桥尽头是一精致的木雕彩绘照壁。赠客一行在廊桥尽头的木椅上座定,旁若无人地齐诵《朱子家训》,“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莫人知,必是大恶…….”孩子们那童稚的声音在人声鼎沸的朱家花园如天籁之音,周围的游客刹时安静下来,他们也受到的感染,那是历史的回响。《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植根深厚,博大精深,至今仍值得书香之家校法:“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旁边一位当地的老大妈听得入神,找随行的悠悠妈索要了一张我们打印的《朱子家训》,如获至宝,欢天喜地离去。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本次建水之旅的最后一站——西门大板井。建水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井,单有名字的就有180多口,至今仍在使用,犹以大板井最为著名。建水水系发达,多条河流从城边流过,建水这个词是从彝话译过来的,恰恰成了描述建水最合适的词——建在水上的城。这些古井是建水历史的见证者,多为明朝时期凿建,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这些井水从未枯竭过,也从未浑浊过。
我活了几十岁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一口古井,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三米有馀。提桶前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我从一位大爷提上来的水桶里,掬一捧井水一尝,其味清凉甘冽。井水里还有两尾小鱼在游弋,那是当地人判断水质的标志。
有人说建水人的一天是从西门的大板井开始的,一担清凉的井水洗去一夜的昏沉,带来一天的美好。由于大板井位置较偏,游人稀少。著名的西门豆腐,就在大板井旁边,就是用井水制作的。喝西门大板井水泡的茶,吃西门烤豆腐,是老建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也曾来此拍摄取景。赠客冬令营一行进入西门豆腐坊,每人来一碗现做的豆浆,再来一碗鲜美的豆腐脑,快活似神仙。这里是按人头收费,每人五元,豆浆豆腐脑随便吃。大家都是三碗不过岗,可可妈最厉害,连吃了五碗豆腐脑。
中午我们告别建水,向此行的第三个城市——元阳出发。一路向南翻过两座山峰,我们下到红河河谷,温度陡然升到32度,仿佛一下从春天进入了夏天。元阳县城就在红河岸边,干净整洁。而朝思暮想的元阳梯田还有40多公里。沿河谷前行,公路两旁山坡上是一望无际的香蕉林。路边有哈尼族老乡卖香蕉,又大又甜,才一元一斤。
下午4点,我们到达了元阳梯田景区。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哈尼族老乡会在每年的一月将梯田的杂物清理干净,灌水保田。他们是大地的艺术家,将水稻从山谷一直种到山顶,达到了水稻种植的极限。元阳梯田最好的拍摄季节在冬季2月份。我们随着缓慢的车流到达坝达景区时已快5点,山区公路狭窄,没有大型停车场,很多车都停在公路边,造成拥堵。坝达景区第一观景台和第二观景台早就被摄影师们的长枪短炮占满。随行的小邓同学打来电话,他找到了一个当地人照日落的绝佳位置。我们赶紧跑过去,此处果然人不多,那满山的梯田一览无遗。我们在此处蹲守到接近7点,光线逐渐暗下来,湛蓝的天空中,一轮桔红的夕阳挂在山顶不远处,金色的阳光映照在水田里,将天空和山脊的倒影映照出来,或明或暗,演奏着一曲旋律起伏的交响曲,美仑美奂。上林小朋友拿起妈妈的手机,对着美景一阵狂拍,连呼漂亮。山里的天黑得很快,加上单面放行,我们到达景区里唯一的四星酒店——云梯酒店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我赶紧催大家歇下,因为明天拍日出还要早起。
D6,第二天清晨5点多钟我就起床了,开车赶到多依树景区时天依然是黑沉沉的。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小车灯光,在黎明前的公路上汇成了一条长龙。离多依树还有3公里时,我们在路边把车停下,步行前往观景台。这时,天边已泛出了渔肚白,我们跑步前行,路遇很多7、8岁的哈尼族小姑娘沿路叫卖鸡蛋,我们随队的小朋友此时还在呼呼大睡,而她们却已出来挣钱了。
多依树观景台是刚刚扩建完成,层层退台的观景台共有四层,此时已层层叠叠地挤满了摄影者。有些人凌晨四点便来抢占最佳摄影位,我们亦然是后来者了。这时,天边朝霞开始泛红,桔红的霞光映在水田里,美不胜收。关键时刻,前面一个大姐见我急得把相机举过头顶一阵狂按,便好心地让出位置来让我拍了几张。我下意识看了一下手表,2月19日早上7点10分,这是元阳阿依树梯田早上最美的时刻,只见远处的一片片、一湾湾的梯田如梦如幻,呈现出红、黄、桔红、白等多种颜色,将天边的彩霞倒影在水里,五彩滨纷。一片白色的晨雾随风从远方的山坳里缓缓飘来,恍若仙境。此时再华丽的词藻,用来形容元阳的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在内心里真诚地感谢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创造的千古奇观,让我不虚此行,得见这般大美之景,终于圆了我的元阳之梦。
等到日上杆头,赠客冬令营的大队人马赶到时,清晨那一条轻纱般的雾蔼已演化成了壮观的云海,在山腰随风涌动,又别是一番景致。7岁的上风妹妹心急地跑到观景台下面的梯田,说要翻越前面的山丘,步行前往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哈尼族原住小村庄,急得她的哥哥在后面大喊大叫,殊不知那个村庄离多依树还有6公里远呢。
中午饭后,我们开启了本次冬令营的公益之旅,来到了电影《无问西东》取景地的哈尼族小村----阿者科村捐赠图书。村上派了一群孩子到停车场来协助我们搬运图书,赠客一行的大人小孩提着一包包沉重的书籍、扛着几个书架,沿着陡峭的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向阿者科村走去。
步行大约十多分钟后,一座座土墙、稻草顶的蘑菇屋映入我们的眼帘,那便是立于梯田之上的阿者科村。阿者科在哈尼语的意思是林木茂盛之地,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哈尼古村落之一。
接待我们的马尔干家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二楼有间房恰好空着,我们的赠客书屋就选在这里。小伙伴们放下书后离立刻进行分工合作,有的架钢制书架,有的拆开崭新的图书打码,有的把图书堆放整齐,每个人都非常投入。而那些当地的哈尼族孩子则迫不急待地席地而坐,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同行的小丫妈妈考虑周全,她说应该给赠客书屋制订一个借阅规则,同时还要选一个图书管理员。说干就干,她立马招集在场的十多个哈尼族孩子开会选举图书管理员,同时她还拿出一个笔记本,为孩子们画了一个书籍登记表,并将借阅规则讲解给大家听。最后,大家民主选举了马尔干家读六年级的儿子当图书管理员,另外还选了两个副管理员。
不一会儿功夫,约500册图书全部整理完毕,村上越来越多的小朋友闻讯赶来,小小的书屋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哇,有四年级的作文书,我最喜欢了!”“有卡通画册,好漂亮!”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们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满心的喜悦。
看时间不早了,这天晚上我们要赶回昆明,有好几百公里的路要赶,赠客一行就此与孩子们作别。阿者科终于有了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图书室,短暂的欢聚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离开前,我们在阿者科村头再次观赏了元阳梯田,孩子们还下到田坎上看老乡在水田里捉鱼。山风许来,一阵云雾从山腰升起,瞬间又无影无踪。我座在村头的千年古树下,听着山上流下来的潺潺溪流声,在云开云合之间感受这世外桃园的静谧,什么也不想,管它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只愿时间就此停滞,波澜不惊。
阿者科的水是山上流下的暗泉水,饮用水和灌溉用水是分开的。在上村口和下村口分别有两个饮用水池,泉水从数个水槽自然溢出,甘甜清冽,永不枯竭,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民。在这里,人与自然如此和谐,浑然一体。
D7,2月20日零点后我们到达了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昆明滇池畔的云南省工人疗养院。早上大家都睡了一个懒觉,阳光透过纱窗射进屋才起床,拉开窗帘,我立马被窗外的美景惊艳了。只见一片花海后,便是一望无际的滇池,在朦朦胧胧的晨雾之中,水鸟掠过远方的水面,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湖面,波光潋滟,水天一色。
早饭后,我们来到滇池旁的草坪开始了赠客冬令营的最后一项活动——寻宝游戏。宝藏被藏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孩子们通过猜拳选择一个方向后便开始游戏。树丛里,石头下藏着价值不菲的“宝物”。最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所有宝物均在规定时间内被找到。可可找到了一个会发光的胡巴水晶玩偶,悠悠找到了一个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下午,赠客一行乘机返回了重庆,历时7天的赠客滇南人文之旅亲子冬令营就此圆满结束,这是一次访古寻幽,回归自然的诗意之旅;这是一场视觉、味觉与心灵的饕餮盛宴。我们期待着2018的夏天在峨眉山再次相聚。
赠客高山2018年2月28日于重庆
D2
D3
D4
D5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