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赠客夏令营来到了第8个年头,一路走来,孩子们已是青葱少年。赠客能做的,就是给每一枝新藤牵一根向上的线,让他们向着阳光快乐生长。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白羊自然保护区,矗立着岷山山脉的主峰——雪宝顶。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共有大小四座雪山,就像四兄弟一样紧紧依偎在一起,它们是周边藏族百姓的神山。在公路的尽头,雪山的脚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上纳咪村。这里位于九寨沟黄龙山后,海拔约3300米,境内森林密布,植被茂密,蓝天、雪山、小河、草甸、野花、牛羊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恍若人间仙境。
由于道路艰险,数十年来这里一直是国外背包客的天堂,国内游客鲜有到来。2024年7月,赠客网带领重庆成都地区的莘莘学子到这里开展了助学活动,与当地的藏族学生一起互动交流,同时开展了“雪宝顶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考察。
7月16日晨,赠客一行的商务车和救援车从重庆出发前往北川县。漫长的旅途中,同学们在车上第一次排练了自己创作的科幻话剧《千年回眸》,思考人类的未来,畅想一千年后地球的样子,思考如何令AI向善,检视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击。在此特别感谢杨晨旭同学和雷雨同学一起参与话剧脚本的撰写。
一路上欢歌笑语,同学们还练习了韩红的歌曲《家乡》和英文歌《五百里》,预备到藏区与藏族小朋友一起歌唱。正如歌词所述,我们离家乡越来越远了,一百里,两百里,三百里......
从重庆到北川,从40度到27度,心情也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倍加愉悦。下午到达北川后,大家参观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广场上高耸的刻有“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抗震纪念碑,引来同学们的关注打卡。
晚上下起了中雨,同学们聚在一起,玩起了快乐的狼人杀游戏。一天下来,所有同学都已完全熟悉,成为了朋友。
第二天(7月17日)北川--茂县。凌晨四点半,窗外哗哗的雨声把我惊醒。同房间的小简同学还在梦乡,而我却因焦虑而再也无法入睡。这条线路,我走过六次,深知从北川开始,我们将深入岷山山脉,路况不太好,如遇雨则可能发生落石塌方,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风险。打开手机查目的地松潘地区天气预报,开始是橙色预警,一个小时后变为了红色预警—大暴雨。我的心格登一下,心说遭了,这次遇上了极端天气。思来想去,想到早上还要参观512地震纪念馆和北川老城地震遗址,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早饭时,通知同学们全部穿上冲锋衣队服,并作好今天可能继续停留北川的准备。提醒同学们今天开始海拔逐渐升高,一定要添加衣服,否则,在高原感冒加高反,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冒着大雨来到512地震纪念馆,不巧正好赶上闭馆改装。我们只能参观旁边的地震科普馆。还好刚好赶上9点半的第一波讲解,同学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和大自然的奇妙。
10点多,我们驱车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悼念。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空气中满是肃穆的气氛。我已是第四次来到这里。在老北川中学,同学们看到一座山垮塌下来,埋住了整个学校,只剩旗杆还孤零零地伫立在风雨之中,默默地守护着那些年轻的灵魂。那些正当花季的孩子,永远留在了这里。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6岁、17岁,还未绽放就已经枯萎。十年寒窗,他们倒在了出关前夜,令同样是16、17岁的学子扼腕!同学们排成一排,为老北川中学遇难的那些同龄人三鞠躬,献上一束洁白的菊花,寄托哀思。山坡上悬挂的一条白底黑字的条幅引人注目,那是今年512忌日前,一位老北川中学家长写的“母亲思念儿子的50封信”。眼神好的简同学读到:“亲爱的儿子你过得好吗?妈妈好想你。儿子,你离开妈妈那年16岁......”读到一半,有的人已泪眼婆娑,我轻声叫简同学不要再往下读了。
呜呼,逝者已也,生者唯有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当下,努力前行,不负韶华。
近中午时分,雨势变小了。我决定继续前行,一路小心翼翼,但还是因为塌方泥石流,在国道347接近茂县时堵车3个多小时。沿途混浊的茂县河水夹杂着树枝浮木咆哮而下,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从海拔3000米直泻到几百米。徬晚7点,在茂县县城往松潘方向20公里处,再次断路,只得折返茂县县城住宿。
第三天(7月18日),茂县~黑水~松潘毛儿盖草原。早上离开茂县县城几公里便一路堵车。因为茂县至松潘的道路塌方抢险,有路遇货车司机建议我们绕行黑水县,从小路到毛儿盖至松潘。天气转晴,高原午时的太阳刺得皮肤痛。中午在黑水色尔古镇午餐,然后过小桥到河对面的千年色尔古藏寨参观。这个古老的村庄依山而建,房屋基本保持原貌,还是数百年前的样子。拾级而上,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那是柏枝燃烧的香味儿和牛肉的香味。在村里的小广场上,寨子里的男女老幼正欢聚在一起吃大锅饭。原来这天正是他们举行龙王会的日子,我们到时已是午后,祭祀用的法器还摆在台阶上。村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喝自酿的青稞咂酒。两口大锅架在大石头上煮着香喷喷的菜肴,令人垂涎欲滴。里面有牛肉,土豆还有耳子、鸡子什么的。村民叫它“龙王炖”,一个彪悍的大汉正用一柄手臂般长的锅铲在奋力炒菜,他说龙王炖的配方秘不外。
我们急于赶路,与村里的三老告辞后往黑水方向继续前行。本来黑水县有一一个著名的达古冰川,是全球最年轻、海拔最低的冰川。但是手机查询到因为昨天暴雨,景区道路受损,已经关闭修整。因此,我们决定走货车司机所说的往松潘的小路,经毛儿盖草原到松潘。毕竟是红军长征路上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想来风景不错。旅途的魅力就在于路上未知的人和未知的风景。
可这条路在手机地图上根本就查询不到,我们只好导航到毛儿盖镇,这样一个镇一个镇的接力导航方式,我在去年夏天带学生穿越西藏昌都地区的唐蕃古道东线时用过,还比较好使。在前行60多公里后,我们在便道上又遇到堵车了,这次是因为修路,道路时不时被施工阻挡,间隔放行,这一等又是两个多小时。但这时已经能看到到松潘的小路牌了,仿佛看到了希望。这一段到松潘的县道处于施工中还未正式通车,所以导航都搜不到,路面不平,极为颠簸。很多路还只是毛坯路。堵车时候我叫同学们捡江边的鹅卵石堆玛尼石堆,祈求平安。
晚上7点半到达海拔3300米的毛儿盖乡。此时天色渐暗,离松潘估计还有5小时车程,很多同学想赶夜路到松潘。但我权衡再三,为安全见,决定就此歇息晚餐,因为前面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全部是施工路段,很多炮弹坑。我十多年就吃过在高原烂路地段开夜车的亏。那时的318全线修路,晚上9-10点钟,在离理塘县城还有50公里的山上,1小时内我的SUV连爆两胎,一次是被路上的钢筋戳破左前轮胎,一次是黑夜中撞上了路上的小石堆右轮爆胎。那年秋天,第一在大雪纷飞的野外中独自当了山代王。带学生出行,探险而不冒险,安全是第一要素,必要时可以一票否决其他所有诉求。
我们住宿的酒店是一栋三层小楼,是毛儿盖镇最好的藏家客栈,对面就是一片森林和草坂,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在吃草,好似一幅美丽的风景油画。
第四天(7月19日),毛儿盖——松潘古城。清晨6点多,简子钧同学就吵着要飞无人机,拍摄美丽的毛儿盖。我们冒着寒风,来到客栈对面草坪,第一次升起了无人机,成都的小罗同学也兴致勃勃地一起学习无人机操作。为了赶在修路工人上班前过施工堵点,大家7点半就出发上路。离开镇上二十多公里,汽车爬上一座山垭口,眼前豁然开朗,万山丛中是层层叠叠的云海,如白色的哈达漂浮在苍翠的松林之间,恍如仙境。我给同学们说,这样的美景必须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天气的情况下才能看到。清晨阳光初照,森林中的水气受热蒸腾上升,形成云海,十点过后就看不到了。
由于连续两天遇到堵车,耽误了旅途的时间,有些同学开始抱怨起来。为此,我特地告诉大家,对待旅途中的不顺心事情,比如堵车、恶劣天气等,应以平常心情接纳之。这样才不会让不愉快的情绪给自己旅途蒙上阴影。就好比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高潮就一定有低谷。低谷是积蓄力量的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虽然因为改道耽误了时间,但是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比如色尔古藏寨,比如毛儿盖垭口的云海。再堵的路也有畅通的时候,该行动时行动,该等待时等待。只要目标坚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由于出行早,这天早上几乎没有遇到施工堵车,我们一行于中午1点,历经5小时施工县道颠簸,到达了松潘古城的琴鹤客栈。
老板娘热情地接待我们,我忙为前两天订的酒店爽约而道谦,她大度地说:这是天灾,不怪你们,你们从北川上来走了三天才到松潘,可见心太诚恳。
下午天气晴朗,我们继续北上到海拔3800米的尕力台草原观光、骑马。在草原偶遇两个在路边玩抛石游戏的小男孩。一个8岁,一个11岁。这是牧民必会的放牧技巧。两条长约50公分的绳索中间连接着一小块牛皮,绳子的一头留有小环,将一块小石头裹在牛皮里,将小环套在中指上,同时手捏住绳子的另一头,飞速旋转五圈后,松开手掌,利用惯性将石头抛出,可以将石头抛到60米外。这个可以用来赶牦牛群。赠客的同学们纷纷向两位藏族小朋友学习抛石技巧。
晚上回到松潘县城,享用美味的赞酱烧烤后,与同学们分享文城公主进藏的故事,一起逛古城夜景。
第五天(7月20日),松州古城~上纳咪村,一早起床后,在琴鹤客栈碰到成都的一个中美四人登山队,他们登山装备齐全,也是与我们一个方向。他们要去攀3座雪宝顶中的一座山。
到雪宝顶上纳咪村的小路也在7月16日的特大暴雨中被泥石流冲断,昨天刚才抢通,我们路过时还有挖机和大车在抢险。这次进山的35公里小路也全部在重修加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本次行程的终点~雪宝顶雪山脚下的上呐米村。
雪宝顶寺的邓争扎巴活佛为每个同学披上哈达,送上诚挚的祝福。7月的雪宝顶寺内生机盎然,古柏树下是鲜花的海洋,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鼠尾草、白色的蕾丝花竞相开放,红色的野草莓星星点点刹是好看。从停车处到借宿点必须从一片花海中穿过。同学们小心翼翼踮起脚尖,生怕踩到可爱的小花。
中午,在活佛二姐家午餐,全部是有机食品——青稞饼、高山土豆、高山蔬菜。二姐已经年近60,平时一人独居。她在院坝洗菜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暖男杨晨旭同学拿起一把伞跑出屋,为她遮雨,令人感动。
这次行程恰逢天津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队在上纳咪村助学,共有约20名研究生参加此次公益活动。领队的是天大建筑系的一个美女,是天大建筑系的研究生,是我们重庆沙坪坝的老乡。他们开展的这个“拥抱呐米”的公益项目已持续12年。这次上呐米、下呐米两个村庄的孩子都集中在雪宝顶寺旁边的民居学习。我们与天大的助学团队商量后,他们下午从课程表中给我们挤出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搞活动。首先是由钟佳洋和周洋同学为年龄大一点的藏族同学演示、指导组装收音机,并为每个同学发了收音机零件。原后工的柳华仑老师和赠客队里的杨晨旭同学也参与指导。同时,罗若瑷、雷雨、黄婉婷、黄婉媛、刘一等五个女同学教年龄小一点的藏族小朋友做手工,玩扭扭棒造型,还将全队带来的书籍赠送给藏族学生。而简子钧同学则忙着用相机记录下现场欢快的动人景象。
接下来,我们给所有同学发了书签、书法笔。藏族同学写藏语祝福语,赠客同学写汉语祝福语,然后通过非遗传承的手工大漆漂染上色,加工成精美艺术品,互相赠送对方。我们还为每个同学发了印有重庆字样的团扇,进行大漆漂染。藏族小朋友对该项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位松潘藏族中学的同学了解到我们走了三天才从北川到上纳咪村,他很惊奇地问我,是什么支撑你们走这么远来做活动的?我指了指同学穿的冲锋衣背上印的英文说,就是因为这个,“I for everyone ,Everyone foe me”。
晚上,同学们拿出睡袋,打地铺在雪宝顶上纳咪寺的客房借宿。同学们初到这里时,特别是女同学没有安全感。其实,这里比内地汉族地方更加安全,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晚上我们的车停在外面都可以不锁,也不会丢东西。活佛说,十几二十年前,他们这里很多偷盗,冬天牦牛被人偷来吃了,只剩下一个头摆在那里。后来他请一家一家人到寺庙来许愿,发誓不偷盗,用他的话就是有戒律。治安环境逐渐改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最近几年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案件。
第六天(7月21日),上纳咪村。今天是雪宝顶的日桑节,上午一早,村民们聚集在雪山下祭祀神山 ,煨桑、插旗、撒龙达、念经、野餐。部分村民开启为期3天的转山活动,背上干粮行囊,从上呐米出发,经黄龙、长海转山,晚上在山上露营。很多当地的孩子也参加了今天的日桑节活动。天津大学的助学活动今天也因此放假一天。
同学们上午旁观日桑节活动,参观了850年历史的雪宝顶寺,还开展了雪宝顶植物多样性的科考,在海拔3300米的雪宝顶寺周边200米,就找到了近百种植物。巴蜀的王蔺之和简子均同学最为积极,采摘了众多标本。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连专业植物识图的APP软件也无法识别,只能原谅它的无知。简同学戏言我们是不是发现了新物种?在寺院外的操场边,简同学在草丛里被一个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痛得大声嚷嚷起来:“校长,我被蜈蚣虫咬了,中毒了!”我走近一看,他的手指瞬间肿了起来。我连忙安慰道,这样高的海拔山上,哪来的蜈蚣虫?分明是被植物刺了一下。一旁参加日桑节活动的藏族大姐笑着说,这是被一种草刺了,是很痛,但过一会就自己好了。原来有些植物茎上带刺,当外物碰到它时,会分泌一种毒液保护自己。
下午,同学们来到河对岸的草坂,与当地的藏族孩子一起搞活动。首先由罗若瑷同学科普芭蕾舞知识,她为参加我们这次助学活动放弃了成都市运会健美操表演的机会。大家还一起参加了最喜爱的射箭活动。赠客队员和藏族孩子分成两队竞技。最后,我们一起合唱歌曲~家乡和五百里。依旧是改了歌词:我的家乡在上呐米,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回到驻地,黄琬婷、黄琬媛同学又教小朋友玩橡皮泥雕塑。徬晚,同学们还品尝了用雪宝顶泉水泡制的茗茶。其间,活佛指着风马旗说,现在风往这边吹,等一下会下雨,往那边吹不会。其实,生活的智慧是蕴含着科学的道理的。松潘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东风会从四川盆地带来暖湿气流,上升过程中会下雨。而西风则是从青藏高原方向而来,一般不会下雨。
晚上,在活佛二姐家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美味的野生松茸,还有牦牛香肠,藏香猪肉,野生笋子;回到住地,在铜灶上升起柴火,喝茶聊天,一屋顿感温暖。
第七天(7月22日),早起,门口廊檐下有一小堆动物粪便,活佛说是狐狸昨天晚上来拜访过。早上云雾漂浮在半山腰的冷杉林之间,温度12度,提醒同学们出门加抓绒衣服。在二姐家吃过最后一餐饭,告别神山,拍照雪山打卡留念,这里是三座雪山的最佳观景台。仅半小时时间,太阳升起,气温升温,山顶已笼罩在云雾之间。
饭后,来到上纳咪村村口绿草茵茵鲜花遍地的赛马场。老乡紧紧拉做马缰绳,马儿们到了这里就好比到了主场,兴奋得很,马蹄噪动就想奔跑。同学们今天算是过足了骑马瘾,在这里玩了一上午 。有胆大的育才中学女同学纵马在草原上驰骋。
中午时分,我们走出了山沟,来到G213国道上的镇子午餐。到上纳咪村的这条小路,今年已经开始修筑。松潘这次的特大暴雨创了今年灾害天气的记录。我们堵在路上的时候,上呐米村也断路断电两天,我们到时刚刚修复。
对于修路,我隐隐感到担忧。上纳咪村多年来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不会因游客的纷至沓来而被破坏?但是看到村民这么多年来的经济改善不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离开家乡谋生,也是需要发展旅游的。
下午,我们驱车从海拔3300米的上纳咪直下1800米,来到理县的桃坪羌寨。好多同学都有醉氧的感觉。好多次从这里经过,都没有进来。这次了了一个心愿。爬上羌寨老寨碉楼一览全寨风貌。千年羌寨全部由石头筑成,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穿行在碉楼之间,犹如在迷宫与地道中穿行,凉气袭人。
晚上在羌族老寨的百年核桃林中晚饭,清风徐来,令人神奇气爽。饭后,同学们在宾馆的门前歇凉,打牌,气温24度,海拔1600米,风轻轻拂过皮肤,太舒服不过。想到明天要回归火炉,曲终人散,不免略略伤感。
第八天(7月23日)桃坪羌寨--重庆。回程的路上,叮嘱同学们回家一定要写一篇游记,因为照片可以记录你看过的风景,但不能记录你当时的感受。唯有文字,方可完美呈现旅程和风土人情,记录这次旅行的心路历程,观照出那个曾经的你的内心世界。多年以后,已经长大的你,回头再看那个青涩的你时,会报以微笑,会为曾经的纯真而感动。
我们这次研学旅行虽然遭遇极端天气,一路泥石流塌方,但同学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终8天7夜安全园满完成全部行程,并在计划之外游览了2000年历史的4A 级景区—桃坪羌寨,色尔古藏寨。
过往的一切终将成为人生的财富,有的东西可能当事者多年以后才能体会到。但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滋养了你的成长!
回到火炉重庆,开始怀念这个夏天,在雪山下等孩子们乘车到二姐家吃早饭的清晨,还有雨中为二姐撑伞的大男孩。就像一首歌曲里所唱:“那悠长岁月里的晨昏,常让我望远方出神。”“远光中走来你一身晴朗”,那是我为人人的赠客。愿此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道照亮他人的阳光。
后记:这次旅行,小简同学和小罗同学对摄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专门拿出一台尼康D700全画幅相机,配50定焦人像镜头给他们学习验手。希望他们一生保持这种热爱,摄影不一定要成为一种职业,而是人生多了这种爱好,会更加丰富和精彩,你的内心会更加强大,以后没有什么能够打得垮你,因为你的镜头里就是全世界。在高山之巅,俯仰之间是浩瀚无垠的宇宙和广袤无垠的大地,是星辰大海,个人那点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顶级摄影师到最后,拼的是审美修养和格局,还有献身艺术的精神和定力。看你愿不愿意为拍一张日出美照而背着几十斤的相机和各种镜头登上险峻的高山,愿不愿意为拍一张雪豹照片而长时间像狙击手一样蹲守在大雪之中。
雪宝顶再会!希望多年以后,孩子的孩子还会回到这个美丽动人的香格里拉。
赠客高山
2024年8月8日